腾讯体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广工新闻 >> 正文

广工科技机制改革、科技成果转化经验做法入选全省典型案例

2025年04月02日     来源:科学研究管理部、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院         次浏览

近日,中共广东省委科技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印发全省科技体制改革典型案例(第一批)》,广工科技机制改革经验做法“强化‘兵团作战’,创新人才团队考核方式”和科技成果转化经验做法“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全体系建设”成功入选,成为全省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示范标杆。

在科研团队建设方面,学校深入实施“1+2+3”攀撑计划学科提升工程,高度重视科研团队建设工作,将科研团队建设列入2021年学校十大发展大事,根据工科领域“大兵团作战”特点,不断提升科研团队的凝聚力和创新力,助力学校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

一是精准定向施策,构建团队分类培育体系。在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上向团队倾斜,激发团队引才育才的积极性。出台《广东工业大学“学科提升工程”校级团队管理办法(试行)》,将学校科研团队进行分级培育,通过实施资源精准投放、组织精细化管理、长期稳定支持等一揽子计划,加强科研“大兵团”组织,充分发挥核心优势学术群体对学科建设的支撑作用。二是深化“放管服”,加强科研团队组织建设。坚持科研为要、学科引领的原则,将科研团队的发展目标与学校中心建设任务统一起来、与国家、广东省重大战略需求对接起来。加强科研团队特色发展,根据建设目标将团队分为理工类、人文社科类进行培育,其中理工类团队又分为A 类、B 类,不断凝练团队发展方向,形成各自特色。同时,根据任务指标,引导团队围绕目标组建梯队合理的队伍,要求团队对各类成员均实行任务管理,为青年人才“给条件、压担子、指路子”,构建让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的支持机制,助力青年成长。三是突出能效导向,优化科研团队评价机制。建立以学术水平、实际贡献、发展潜力和现实表现为导向的科研团队综合评价体系,根据工科领域“大兵团作战”特点,在工科领域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重点关注团队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赋予团队更大自主权,为学校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能支撑。

“十四五”以来,学校高层次科研团队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高性能工具腾讯体育重点实验室、国家自然科学创新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原创探索项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标志性科研成果均来自重点团队培育。依托重点团队,学校自主培养基础研究领域国家级人才23人,学校国家基金立项数中青年人才立项数占比超过35%,为学校培育坚实的后备青年阶梯队伍。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作为腾讯体育首批40家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广工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构建“制度—平台—人才”三位一体转化生态,有效破解“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驶入快车道。 

一是制度创新:赋权改革激发科研活力 。学校紧抓国家赋权改革试点机遇,系统性构建“1+12”成果转化制度体系,以《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为核心,配套赋权操作、技术作价投资等12项细则,明确科研人员可享有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并将转化成效纳入职称评审指标。改革实施以来,累计完成100余项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转化金额达2400万元。 二是平台赋能:“1+2+N”体系链接产业需求。为打通实验室到车间的“梗阻”,广工打造“1个转化中心+2个基地+N个协同平台”的线下转化网络。其中,沙河校区大学科技园与大学城(广工)转化中心作为核心载体,联动14个校地研究院和200余个校企平台,形成“一平台一特色”的协同格局。目前,学校孵化企业超90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百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7家,4家国家级孵化器和5家众创空间成为成果落地的“加速器”。 三是人才驱动:百名技术经纪人精准对接针对成果与市场“匹配难”问题,广工组建超百人的技术经纪人队伍,覆盖校内外多层级机构。通过专业培训,这支队伍深入科研一线挖掘高价值专利,精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近三年,学校专利转让量突破700件,跻身腾讯体育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44位,入选2022年腾讯体育成果转化百强高校,位列2023年广东省高校转化榜单前3名。 

广工通过赋权改革“小切口”激活创新“大生态”,形成了可复制的科技成果转化“广工模式”。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有组织科研与转化,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科技动能。

作者:科学研究管理部、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院

审核:科学研究管理部、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院

编辑:李成瑶

分享:

上一条:腾讯体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会议

下一条:广工承办2025年广东省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暨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选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