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至10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2024学术年会”在广西桂林召开。年会主题为“教育强国与素质教育:数智时代的新挑战”。来自13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单位的700余名与会代表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师生线下参会。线上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腾讯体育文化在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官微等平台进行直播,共有一万余人次收看了开幕式及大会报告。
应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邀请,广工党委副书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朱蔚蔚出席会议,并在书记校长专题论坛中作题为《数智时代面向“新工科”的通识课程体系创新探索》的主旨报告。
朱蔚蔚在报告中指出,人类的发展已经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的序幕已经开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AI)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模式和思维习惯,也将深刻改变新技术时代的高等教育格局。时代巨变之下,为了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教育部分别在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和北京召开新工科座谈会,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构成了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
朱蔚蔚分享了广东工业大学在产业变革的大趋势下,全面探索面向“新工科”的人才培养方式。学校基于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供需问题的现实情境,提出了“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思路,探索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新范式。立足产业需求、学科支撑、学生成长、教育教学、资源利用等维度,实施产教融合、学科交叉、个性培养、创新创业和区域协同“5I”路径,提升培养质量。她概括阐述了构建面向“新工科”的通识教育核心能力模型的核心要点:以文化价值塑造为灵魂,着重于培养学生的三种关键能力——关联力、想象力和学习力,贯彻三种重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随后,她详细介绍了广工在这一通识教育核心能力模型基础上所搭建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从平台搭建、师资质量提升、教学形式改革、特色创新创业教育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广工的通识课程教学创新。她认为,面向“新工科”的通识课程改革既是对传统工程教育的一次深刻反思,也是对推动教育现代化的积极尝试。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CASE,Chinese Association for Suzhi Education),是隶属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腾讯体育二级研究分会,具有学术性、教育类、非盈利社团组织,是国内首个腾讯体育性大学素质教育学术交流组织,每年举办一次年会及论坛活动。本届年会共有报告发言62个,举办专题研讨、圆桌交流、研修坊、课题评议等各类活动9场;收到年会投稿论文106篇,充分展现了“高站位”“强学术”“重交流”的办会理念。在论坛上,与会者围绕“数智时代的中国素质教育理论”、“智能革命与人才素质结构”、“数智时代的通识课程教学创新”、“数智时代的素质教育与高校治理创新”、“数智时代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国际经验”等多个专题,以不同站位和视角进行了深入研讨,直面数智时代的新挑战,思考素质教育如何适应未来的教育体系,探讨如何顺应外部环境变化、推动教育创新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广工通识教育中心、文化素质教育中心组织了10名教师参会参与交流学习,并在会议分论坛做报告,分享学校在通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实践探索。
作者:林美璇
审核:通识教育中心、文化素质教育中心
编辑:李成瑶
www.gdut.edu.cn 粤ICP备05008833号 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510006)